博客年龄:18年1个月
访问:?
文章:199篇

个人描述

姓名:***
职业:**
年龄:**
位置:中国,**
个性介绍: *******


转载许世俊博文《咏菊抒怀庆重阳》

分类:博文赏析 | 标签: 赏菊赋诗  
2014-12-17 15:33 阅读(?)评论(0)


咏菊抒怀庆重阳

         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——重阳节,

又称“老人节”。因为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

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农历九月九日,

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故而叫重阳,也

重九。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,所

以重阳节又称“登高节”。有些地方习俗亦有

“重九节”、“茱萸节”、“菊花节”等说法。

重阳日,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,所以古

来又称菊花节。农历九月俗称“菊月”,节日举

办菊花大会,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。从三国魏

晋以来,重阳聚会饮酒、赏菊赋诗已成时尚。

在汉族古俗中,菊花象征长寿。

妻甚爱菊花,早年,我家每年要栽植盆菊十几

种几十盆。每年重阳节,恰是菊花怒放之时,妻

就把几十盆菊花错落有致的分别摆放在楼窗阳台

和客厅中间。五颜六色的菊花,争奇斗艳,各展

风姿。有的娇小玲珑,有的雄劲豪放;有的雪卧

玉盘,有的鹤舞翩翩;有的如夜空绽放的礼花;

有的如朝日放射的彩霞;有的象火焰般热烈;有

的象月夜般宁静。它们在主人的巧妙设置下,充

分展露美姿秀色,或倚、或倾、或仰、或俯;

亦聚、亦放、亦伸、亦曲;似歌、似舞、似

语、似笑……千娇百媚,相映成趣。菊花如

此美艳,赏者焉能不动情?由是舞文弄墨歌

以咏之。我爱古人咏菊的佳句,诸如:

“芳菊开林耀,

青松冠岩列。

怀此贞秀姿,

卓为霜下杰。”

(晋陶渊明)

“秋丛绕舍似陶家,

遍绕篱边日渐斜。

不是花中偏爱菊,

此花开尽更无花。”

(唐.元稹)

“轻肌弱骨散幽葩,

更将金蕊泛流霞。

欲知却老延龄药,

百草摧时始起花。”

(宋.苏轼)

“无赖诗魔昏晓侵,

绕篱欹石自沉音。

毫端蕴秀临霜写,

口齿噙香对月吟。

满纸自怜题素怨,

片言谁解诉秋心?

一从陶令评章后,

千古高风说到今。”

(清.曹雪芹)

我自己也写过数首咏菊拙作,在这里例举

几首:

颇喜菊瓣顶霜张,

更爱梅花迎雪昂。

菊给凝霜增异彩,

梅为飞雪添奇香!

 

菊开霜天谁不夸,

古有陶公最赏它。

何止美色艳夺目,

药香清心赛名茶。

 

今又重阳,时过境迁。人将老矣,菊似

昔年。霜后赏菊,感慨万千。抚今忆昔,浮

想联翩。即兴命笔,咏菊自勉:

 

深秋雨后天变凉,

重阳节前降寒霜。

遍野百花尽凋谢,

唯见山菊绽金黄。

 

昔年异乡度重阳,

恰值菊开吐芬芳。

赏菊一首众赞和,

华章妙句满博堂。
 







 
 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
   昔年”“赏菊”是指六年前我客居易水时的那首戏作: 

家中秀菊争艳开,

含笑噙香乐抒怀。

邀朋共聚同欣赏,

雅词妙曲献将来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注:为赏菊花转载此文
  最后修改于 2014-12-17 19:09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